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据《荆楚网》报道,武汉市一项重大交通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条铁路罕见地为高速公路施工让行80分钟,助力一座万吨级的钢混斜拉桥成功转体,与京港澳高速公路实现精准对接,这一壮观场景被誉为“万吨钢混跳芭蕾”。
事件概述
此次转体桥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高桥二路附近,是一座单塔斜拉桥。为了确保桥梁顺利跨越汉宜铁路、汉丹铁路和沪渝蓉高速铁路高桥联络线,相关部门协调三条铁路线路在特定时段暂停运行。这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工程,体现了各部门的紧密协作。
桥梁转体施工采用了一种先进的技术,通过主塔底座的六台电动滚轮小车驱动,桥体以每分钟一度多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在短短51分钟内,这座巨型桥梁完成了77.3度的华丽转身,准确就位,与京港澳高速公路无缝衔接。
技术与影响
中铁七局项目部经理吕强介绍,转体桥施工技术日益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间桥梁建设和临近铁路线的桥梁施工。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对既有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影响,降低对公众出行的干扰。
京港澳高速公路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湖北段位于这条大动脉的中段,承担着重要的交通枢纽功能。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省北段改扩建工程于2023年1月启动,计划将原有的四车道拓宽至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此次转体桥的成功对接,是改扩建工程中的关键一步。
铁路部门的配合
为了这次转体施工,施工单位提前数月向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铁”)申请了施工“天窗点”。3月27日凌晨2时05分至3时25分,三条铁路线路均停止列车运行及夜间检修作业,为桥梁转体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武铁调度所有关负责人表示,“腾挪这80分钟,能最大程度减少对城市以及铁路运输的影响。”
这座转体桥的主塔高度相当于一栋28层的大楼,总重达3.3万吨,相当于2.4万辆小汽车的总重量。中铁大桥院的专家评价称,此次转体刷新了全球齿轮齿轨式转体桥梁的“重量+悬臂”双纪录,标志着中国大跨径桥梁转体施工技术迈向了新的高度。
【VoC.city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