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星期天,据《新闻频道》报道,河南正积极探索“古为今用”的文化发展新路径,通过创新文化体验和表达方式,让古老的中原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殷墟新貌与时代对话
殷墟遗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立足文脉资源禀赋,创新文化体验表达。如今,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成为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为人们了解商代文明提供了重要窗口。在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工作人员正积极修复车马遗迹,让历史的细节得以重现。
文化地标的创新演绎
河南不仅重视古迹的保护和修缮,还积极开发建设新的文化地标,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例如,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完成了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开封清明上河园则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画卷中。郑州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通过沉浸式戏剧体验,多维度展示中原大地的历史文化。洛阳洛邑古城景区也以精致的布景和汉服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
文化体验的多元呈现
河南卫视的“元宵奇妙夜”等节目,以创新的方式展现了中原文化的魅力。《端午奇妙游》中的水下飞天舞蹈《洛神水赋》,更是精彩再现了曹植名篇《洛神赋》。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和“云纹铜禁”冰箱贴等文创产品,也受到了广泛欢迎。这些新的文化表达和体验方式,让厚重的中原文明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永恒而年轻的色彩。 2024年11月4日,参加“世界古典学大会·走读中国之中原行”活动的外宾在河南博物院选购文创产品,体现了河南文化走向世界的趋势。
河南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古为今用”的深刻内涵,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未来,河南将继续加强文脉保护,推动文化创新,为“老家河南”书写更加辉煌的当代篇章。
【VoC.city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