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星期三,据《中国民航网》报道,内蒙古机场集团成功试运行无人驾驶登机桥集中联控模式,标志着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多机场、多设备超远距离的无人驾驶登机桥集中联控。该模式通过L4级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了对跨地域机场的远程集中联控,有力推动了智慧机场的建设。
内蒙古机场集团在2023年率先探索异地管控模式,在呼伦贝尔机场进行了异地管控测试,实现了从呼和浩特远程控制呼伦贝尔全自动驾驶登机桥,传输距离超过2000公里,并在零下40度的低温条件下成功验证了其精准性和可靠性。
内蒙古机场集团创新打造集约集聚平台,建立“多机场、多桥集控”模式,通过人工智能、高精度传感器及远程通信技术,实现了运行控制员对多个机场的多条全自动驾驶登机桥的监控。首批次集中联控的机场包括包头机场、通辽机场、呼伦贝尔机场和乌兰浩特机场。
为了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内蒙古机场集团以体系化的思维进行安全管控。在风险管理方面,各机场从运行安全和变更管理等方面开展评估,集团公司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整体评价和验证。在现场运行方面,内蒙古机场集团全面梳理优化各岗位流程,确保机型任务准确可靠。在人员能力方面,内蒙古机场集团采用“培训+准入”、“理论+实操”、“观摩+实习”等方式,提升人员专项能力。
内蒙古机场集团已培养出自动驾驶登机桥集中联控星级培训师和专家级操作员,可为国内其他机场提供培训和经验输出。未来,该模式将被推广至集团内全部机场,并积极寻求与其他机场合作,输出技术标准与运营经验。通过引入自动驾驶集中联控技术,一方面缓解人员紧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保留的登机桥操作员转至集中联控调度、运行控制等新兴岗位,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VoC.city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