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星期五,据《新华网客户端》报道,陕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旧石器专项调查工作队在安康地区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发现旧石器遗址点16处,并采集到石制品1000余件,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中更新世秦岭地区旧石器文化面貌的认识。
本次调查填补了安康地区在系统性旧石器考古调查方面的空白。安康市北依秦岭,南靠大巴山,汉江自西向东流淌,独特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古人类居住,境内石泉、汉阴、恒口及安康等盆地都保存有丰富的旧石器遗存。
在安康盆地的崔家湾遗址四个片区,考古工作队共采集到石制品100余件。除了常见的石片、石核、刮削器等,还发现了一件加工非常精美的手镐,据称是安康盆地迄今为止发现的加工最为精致的手镐。崔家湾遗址的石制品类型多样,既有小型的石英石片刮削器,也有重型的石英岩刮削器,以及精修的手镐,体现了该遗址复杂多样的石器加工技术。崔家湾遗址是目前安康盆地发现石制品数量最多的遗址,为进一步揭示该区域的石器工业面貌,以及未来开展区域性旧石器考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在月河流域的单家湾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石制品近100件,石制品类型组合丰富多样。除了石核、石片以及各类小型修理工具之外,还发现了重型刮削器和手镐。新发现的手镐尖刃锋利,可能具有特殊的用途。通过对遗址内随处可见的碎屑与断块进行分析,考古工作队推测该遗址很可能是一处原地埋藏的石器打制场所。
此外,在石泉盆地新发现的遗址点也发现了多种类型的石制品,展现出多样化的石器加工技术。孙家湾遗址的发现表明,石泉盆地的古人类活动区域多位于高阶地,这为将来进一步探索古人类的行为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本次调查收获颇丰,初步摸清了安康地区旧石器遗址的分布规律,也初步厘清了该地区遗址的地层埋藏年代序列,基本查明了该地区石器工业的技术面貌,并初步证实古人类在该地区的生活时代为距今七八十万年至距今二三万年之间,填补了安康多个区域旧石器发现的空白。 【VoC.city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