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Posts

天津 · 0

天津泥塑:王广艳的传承与创新

2025年04月01日,星期二,据《天津日报》报道,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线河二村的津艺斋泥塑,在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王广艳的带领下,将传统技艺与时代元素巧妙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王广艳的作品以童趣、民俗类题材为主,如《唱山歌》、《赶大集》、《过大年》等,深受大众喜爱。

津艺斋泥塑起源于杨柳青镇附近,巧妙地将杨柳青年画的娃娃形象融入泥塑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津艺斋泥塑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传统风格,又不断推出适应新时代的创意作品。目前,津艺斋泥塑每年销售作品超过三万件。王广艳更是在传统基础上大胆创新,设计制作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泥塑作品。

创意源于生活

王广艳介绍说,津艺斋泥塑创始人薛尚氏自幼喜欢手工,利用农村闲暇时间就地取材制作泥塑,主要以娃娃为主。后来,薛尚氏将技艺传授给儿子薛金元,王广艳作为儿媳,师承薛金元,并对津艺斋泥塑制作技艺进行了改良,添加了现代色彩。

王广艳对泥塑的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在用土方面,北辰区双口镇线河二村的土质非常适合泥塑制作。其次,在制作工艺上,早期津艺斋泥塑多为单色,侧重人物动态的展现,而王广艳在传统的捏制基础上,加入了设计、上色等环节,使作品的艺术水平有了更大提高。此外,通过对制作技艺的更新和新型模具的运用,泥塑作品的产量也大幅度提高。

泥塑与时代潮流

王广艳在泥塑作品设计制作中,非常注重与现代潮流相结合。她关注当下热门文化和流行元素,并将其中的经典角色或场景以泥塑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她注意到年轻人喜欢在“五一”、“十一”期间举办婚礼,于是设计制作了“掀盖头”、“美满姻缘”等新婚题材的泥塑作品,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

此外,她还设计制作了各式各样的百子题材泥塑,如抱着苹果的小女孩、拉着鲤鱼的小男孩等,都成为了热销产品。2023年,她还为即将参加高考的侄子侄女设计了卡通小孔子泥塑,牌匾上分别写着“逢考必过”、“一举夺魁”、“金榜题名”,同样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2024年龙年的生肖作品更是销售火爆,最终销售了3000多件。

开拓市场的新模式

为了开拓泥塑产品市场,王广艳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她深入挖掘传统元素,关注时尚趋势,拓展表现形式,跨领域融合。她敏锐地捕捉当下的文化热点,开发潮流产品。例如,她创作了穿着汉服的小女孩泥塑作品,销量很好。抓住电影《哪吒2》热映的契机,重新创作了几款哪吒小泥塑,也迎来了大订单。

在网络新时代,王广艳也积极探索新的市场开拓模式。她与多家网上电商和直播电商合作,虽然目前直播销量还不是很理想,但她也在考虑如何创新来吸引流量和销量。

为了扩大津艺斋泥塑技艺的传承,王广艳不仅在北辰区双口镇线河二村设立了工作室,还在河北省霸州设立了加工基地,培养了很多徒弟。她还经常去校园里给学生讲解津艺斋泥塑的制作技艺,让青少年从小就对非遗技艺有所了解。

津艺斋泥塑还推出了多项保护措施和保护计划,包括与红色旅游乡村联合建立非遗体验工坊,举办泥塑研讨会和作品展,以及编辑整理作品图样和拍摄纪录片等。

【VoC.city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