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星期六,据《新华网客户端》报道,春日时节,广西草木葱茏,百花盛开,一年一度的“三月三”佳节将至。在广西的许多家庭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传统美食——五色糯米饭。它不仅是拜山祭祖的供品,也是歌圩欢庆的必备食物,承载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文化底蕴。
五色糯米饭的由来与传承
广西地方志《武缘县图经》记载:“三月三日,取枫叶泡汁染饭为黑色,即青精饭也。” 这表明五色糯米饭的历史悠久,制作技艺代代相传。2010年,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肯定,也为传承和发展这门技艺提供了保障。五色糯米饭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选用优质糯米,并用天然植物染色。
五色糯米饭的色彩来源于大自然的馈赠。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红华介绍,糯米饭的黑、红、紫、黄四色,分别源自枫叶、红蓝草、紫番藤、密蒙花或栀子果等植物。将这些植物原料分别捣碎,泡成汁水,再用汁水浸泡糯米染色,最后隔布或笼蒸熟。“农历三月三恰好是染色植物生长最好的时节,我们在这个时间做五色糯米饭是代代相传的一种习俗,就像中秋吃月饼、春节吃年糕一样,” 潘红华说道。
舌尖上的广西:五色糯米饭的独特风味
锅盖一揭,五色糯米饭便展现出诱人的色彩。米粒软糯清透,色泽鲜艳,扑鼻而来的不仅是糯米的香味,还掺杂着淡淡的药草清香。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相互映衬,宛如一块精心切分的五色蛋糕,每一块都拥有独特的味道。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学生潘彦欣说:“这是我们的‘春日限定’美食,纯天然无添加。”
文旅融合:五色糯米饭的“新生”
武鸣是壮族的发源地之一,稻作文化源远流长。武鸣陆斡镇忠党村的村民梁静贤说:“我们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制作这款美食,祈求来年能有更好的收成。”来自吉林的游客朱琳琳第一次品尝五色糯米饭,就被它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品尝后更是赞不绝口,表示要买材料带回东北自己制作。 随着“三月三”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融入文旅脉动的“三月三”招牌在广西越打越响。五色糯米饭作为待客的“重头戏”,已成为广西“三月三”文旅活动的一大特色,向各地游客推介与分享,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来自广西的独特味道和文化底蕴。
【VoC.city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