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8日,星期五,据《临汾新闻网》报道,山西太原市探索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缺水问题,通过污水收集处理转化为再生水,应用于市政、工业和生态补水,并将污泥制成有机肥料,实现水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太原市常住人口超过540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47.5立方米,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面对严峻的缺水形势,太原市积极探索污水资源化利用途径。
污水再生的全链条
目前,太原市已建成完整的污水收集、处理、回收利用链条。建成区内7座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污水118万吨,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5%以上。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能力。 晋阳污水处理厂作为太原市汾河以西生活污水的主要处理中心,通过过滤沉淀、生物分解、消毒灭菌等20多道工序,历时约21小时,将污水转化为达到一级A标准的再生水。
太原市城市排水管理中心主任潘会友表示,太原市不断提升污水处理标准,优化各项指标,并计划进一步扩建场地、引进设备、增加工序,以提高再生水水质,改善汾河水质,助力“一泓清水入黄河”。
再生水的多重效益
与晋阳污水处理厂一墙之隔的太原市再生水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将处理后的再生水进行再处理,使其满足工业用水的更高标准。山西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使用该基地提供的高品质再生水,每日用量超过1000吨,降低了企业用水成本。
太原市再生水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海英介绍,再生水除了用于工业,还被应用于景观水体示范项目“九河”生态复流工程,已铺设再生水管网135.5公里,设计供水能力为每天15.1万吨。通过再生水反哺“九河”,有效改善了汾河支流的生态环境。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为解决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问题,太原市引入先进技术,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料。山西晋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碱性热水解处理”技术,将污泥转化为蛋白滤液和干污泥。蛋白滤液可制成有机肥料,干污泥可用于园林绿化、垃圾填埋场覆盖和矿山修复等。
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宝新介绍,他们每天处理500吨污泥,产出20吨至30吨蛋白浓缩液、200吨干污泥,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局面。山西省已明确再生水利用“时间表”,力争到2027年底,全省城镇再生水利用量达到5.08亿立方米/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黄河流域市、县(市、区)力争达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