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Posts

山西 · 0

农艺农机显神威:山西长治旱地粮稳产

2024年3月30日,星期六,据人民网报道,山西省长治市作为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八成以上土地依赖自然降水,粮食生产面临严峻挑战。然而,即使在旱年,长治市依然实现了粮食的稳产丰收,这背后的秘诀是什么?答案是“农艺搭农机”——将先进农业技术与新型农业机械相结合。

旱地农业的新突破

长治市屯留区王公庄村的种粮大户靳水泉,去年大胆尝试新技术,配套新农机播种玉米两千多亩。面对去年的旱情,采用新农机播种的玉米表现出更强的抗旱能力,叶片平展,长势良好。秋收时,靳水泉的玉米亩产比其他地块高出一两百斤。这一成功案例引起了长治市农业农村局的高度重视。

“一免五增”技术推广

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成功经验,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在靳水泉的地头组织了一场“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技术田间培训会。上党区元生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张志丹带着农户前来学习取经。“这款旋播一体机开沟深度19厘米,覆土3厘米,把种子种到沟里去,充分利用下层土壤水分。”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副研究员许晶在地头详细讲解新技术。

“新农机与有机旱作技术配套可以起到‘一免五增’的效果,即‘免耕、增墒、增养、增绿、增密、增重’,省了播前旋耕整地环节,每亩节约30元不说,出苗率还实打实的高。”许晶介绍说。培训结束后,不少农户表示希望能引进这项技术。今年,靳水泉计划将“一免五增”播种面积扩大到四千亩

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许晶表示,研发团队今年还进一步优化了设计,针对山坡地,定制出轻量化、紧凑型的“迷你版”播种机,计划在吕梁山一带开展田间试验。2024年,长治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5.17亿斤,实现了旱年夺丰收。长治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牛庆波表示,“将继续开展有机旱作集成技术示范行动,今年推广一免五增、膜侧播种、深松密植等技术40万亩以上,为全年粮食增产丰收打好基础。”“艺机融合”正在成为长治市旱地农业实现稳产增收的关键

【VoC.city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