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Posts

北京 · 0

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新馆开放:探秘汉代王陵

2025年5月21日,星期三,据《新华网客户端》报道,经过全新改建的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新馆于5月20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座博物馆坐落于北京丰台,以其完整呈现的“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葬制而闻名,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西汉时期广阳国历史文化的绝佳机会。

遗址与墓葬

大葆台遗址发现于1974年,是距今两千多年前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及其王后的墓葬所在地。1983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汉代遗址类博物馆。此次新馆的开放,标志着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完成了又一次重要的升级改造。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是一座完整呈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葬制的考古发现,极具历史研究价值。

基本陈列“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主要展示了一号墓,即广阳顷王刘建的墓葬,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采用了“黄肠题凑”的形制,直观地展现了汉代的建筑智慧和礼制文明。“黄肠题凑”是西汉时期最高等级的墓葬制度,体现了墓主人的尊贵身份。

展览亮点与活动

除了基本陈列之外,博物馆还同时推出了临时展览“汉风轪华——马王堆生活艺术特展”。参观者不仅能深入了解汉代的丧葬文化,还能欣赏到来自马王堆的精美文物,感受汉代贵族的生活艺术。展厅内,一号墓的展区完整展示了汉代的“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葬制(由后至前)。

博物馆通过多种方式再现历史场景。二号墓则通过硬质铺装等材质在室外地面再现了墓室的形制,让参观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墓葬的结构。展厅内还陈列着一号墓梓宫,以及用于“黄肠题凑”的柏木条等实物,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汉代丧葬制度的庄严与肃穆。

参观体验与意义

观众可以拍摄基本陈列中的数字影像,在一号墓展区复原的玉衣展品前拍摄殓葬玉器文物,观看介绍汉代车马构造的展板,欣赏一号墓展区的浮雕,以及观看出土于一号墓的文物鎏金铜铺首。通过观看介绍古代幽燕地区的影像资料,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此外,博物馆还展出了出土于二号墓的螭虎纹玉佩。博物馆通过丰富的文物、影像资料和互动体验,为参观者呈现了一个生动而真实的汉代社会图景。

此次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新馆的开放,不仅为北京增添了一处重要的文化地标,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汉代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平台。博物馆的重新开放,将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 交通: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可乘坐地铁或公交到达附近站点。
  • 门票:请提前在官方网站或相关平台预订门票,以确保顺利入馆。
  • 开放时间:请关注博物馆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的开放时间和活动安排。

【VoC.city编辑】